Menu
匣杂,“铅”万要勒神,“铅”万别搭浆 !
发布日期:2025-07-15  浏览次数:275
来源:   审稿人:  

近日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

幼儿血铅异常事件

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图片

▲图上患儿的血铅值达364微克/升,远超国家健康标准100微克/升,处于中度铅中毒状态


那么

铅中毒危害大不大?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出现铅中毒?

如何远离潜藏在身边的

隐匿杀手

一起来看↓


图片




专爱挑孩子下手


image.png


铅作为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对儿童的伤害尤为深重。


影响孩子神经系统

即便是低剂量的铅暴露,也可能悄然侵蚀儿童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导致智商受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障碍频发,甚至引发行为异常,如多动或具有攻击性。


生长发育受阻

铅如同儿童成长的“隐形绊脚石”,不仅会阻碍骨骼的正常生长,影响最终身高,还会干扰关键的维生素D和钙的代谢过程。


生长发育受阻

铅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全身性,可损害造血系统引发贫血,影响肾脏正常功能,并削弱儿童本就不够完善的免疫力。


"沉默"的健康窃贼

更值得警惕的是,轻度铅中毒往往症状隐匿或不典型(例如食欲不振、莫名腹痛、便秘、烦躁易怒、容易疲倦等),极容易被家长或医生忽视,待发现问题时,铅的损害可能早已悄然发生。





如何判断铅中毒?

确诊铅中毒的金标准是静脉血检测。

根据《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等文件,我国血铅诊断标准如下:

(1)正常血铅水平:0-99μg/L

(2)高铅血症:100-199μg/L

(3)轻度中毒:200-249μg/L

(4)中度中毒:250-449μg/L

(5)重度中毒:≥450μg/L

临床推荐儿童血铅控制水平应小于20μg/L

Tips:理论上血铅只要存在,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铅是一种纯粹的神经毒素,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环境中对儿童威胁最大的就是铅”,并强调铅在人体内没有任何生理功能,理想血铅浓度应为零。因此,目前专家普遍认为,血铅浓度没有绝对安全的数字,即使血铅水平没达到“中毒”标准,也可能影响发育!



血铅水平(μg/L)

临床表现

100-199

无症状或轻微注意力不集中

200-449

腹痛、便秘、易怒、学习困难

≥450

呕吐、共济失调、惊厥、昏迷

检测流程通常为:先进行末梢血筛查,若≥200μg/L,则需严格操作下通过静脉血复查确诊。连续2次静脉采血结果才具有诊断意义。




铅是如何溜进体内的?

铅进入体内主要途径是“吃”、“摸”、“吸”造成的:

1.万别吃:

  • 劣质彩色零食:糖果、蛋糕装饰、冰淇淋使用工业色素(含铅铬黄等);

  • 传统高风险食物:皮蛋(传统工艺用氧化铅腌制)、老式转炉爆米花、罐头食品;

  • 受污染农产品:工业区附近种植的蔬果(铅富集于表皮);

  • 餐具溶出铅:使用彩釉陶瓷碗盛放酸性食物,含铅水晶杯等;

  • 老旧水管:清晨自来水头段铅含量高(宜先放水1-5分钟)


2.万别摸:

  • 含铅玩具:色彩鲜艳的涂层积木、劣质塑料玩具;

  • 文具隐患:彩色铅笔、带漆质书皮(啃咬时直接摄入);

  • 化妆品污染:妈妈使用的含铅口红、粉底,通过亲吻转移至儿童


3.万别吸:

  • 家居装修:含铅油漆、涂料持续释放粉尘(铅是传统油漆添加剂);

  • 工业与交通污染:工业废气、含铅废物焚烧、汽车尾气 。

d36c5c1e24cc665fbe1abeb26476a8d1.png




如何预防铅中毒?

扬州市中医院营养科医生李欣介绍,预防铅中毒,就要远离含铅环境。避免接触含铅玩具或用品、确保饮食和饮水安全。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饮食干预可以多吃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坚果、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多喝水也有助于铅的排泄。

由于脂肪促进铅的吸收,血铅异常人群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钙铁锌的食物,补充富含钙铁、锌的食物可以竞争性抑制铅的吸收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排铅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可降低铅造血系统损害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可以预防神经系统铅损伤。




如何购买靠谱正规中药材?

李医生在临床中观察到,不少患者存在用药误区。有些人为追求疗效盲目迷信祖传秘方,会误服含铅丹等有毒中药材。面对中药材的双面性,李医生特别提醒:选购中成药和中药材务必遵循三大原则——

认准资质渠道:优先选择三甲中医院及正规医药机构,从源头把控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安全指标。

遵循医嘱配伍:中医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专业医师会根据体质辨证施治,避免单味有毒药材的滥用风险。

关注炮制工艺:传统炮制技术能显著降低药材毒性。

作为扬州地区中医药服务的标杆,扬州市中医院始终践行药材质量第一的标准。在这里,每一味药材层层筛选。

对于注重养生的市民而言,我院不仅是治病场所,更是守护健康的智慧药房从夏季防暑的乌梅汤,到冬季进补的膏方,每个时令节气都会推出科学配比的养生方剂,让传统中医药智慧以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你只要打开互联网小程序

扬州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

从头到脚的养护方案

由内而外的调养之道

只有您未提及

无有我院难筹



专家介绍


营养科李欣 (1).jpg

李欣:扬州市中医院营养科医师,主治中医师,硕士,曾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学习,擅长各种疾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及饮食指导等。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发表学术论文3篇。


◆下一篇:神兽来了 ! 中医院秒变“德华”上岗带娃
版权所有:扬州市中医院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577号
备案号:苏ICP备05058662号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