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区六十多岁的王大妈正在家坐着聊天,心脏突然突突跳得飞快,胸口闷得发慌,喘气都带着急。家人一看这情形,赶紧送她去扬州市中医院急诊。 图源:嘟嘟嘟嘟嘟(有猫版) 心电图刚测完,医生指着数据直招手:“心率冲到202次/每分,血压94/52mm/Hg,室上性心动过速!别等了,抢救!” 急诊科副主任谢润平话音未落,已经拉着同事们动起来,诊室里瞬间响起忙碌的脚步声,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急救开始了。 改良式瓦式动作 准备器械、调试设备,急诊室的医护人员都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与以往心肺复苏、紧急输液等抢救方式不同,谢润平主任先帮助王大妈将身体呈45°位摆放,指导她用力吹气15秒。 吹气结束后,谢润平主任又让王大妈立即仰卧,同时让助手举起患者双腿至45~90°,维持15秒…… (王大妈抢救过程) 所有人的眼睛紧盯监护仪屏幕,仅仅过了一分钟,王大妈的心率逐步下降至75次/每分,血压恢复139/87mm/Hg,最终恢复正常。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轻轻呼了一口气。“我们是采用的是改良式瓦氏动作进行抢救的。”谢润平主任介绍,改良瓦氏动作是通过增加胸内压,对血液循环和迷走神经功能状态产生影响,以此来终止室上速。“不过,改良版瓦氏动作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像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和有严重冠心病、心衰、昏迷、青光眼、无法抬腿的患者都不能做。” 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 什么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谢润平解释,这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通常会突发心悸、心慌,心前区不适且伴有烦躁不安、头晕,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晕厥、心绞痛,严重的可能导致猝死。“通俗地讲,这就是一种心脏电路异常的患者,再加疲劳、焦虑、紧张,以及睡眠不足等原因,就会突然发作。当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心跳会迅速地加快,如这位患者一般,每分钟跳到200多次。” 回头再来看王大妈,之所以会突然发病,是因为她最近体检时有项肿瘤标志物特别高。“患者紧张、焦虑,睡也睡不好,突然间就发病了。”谢润平提醒,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并不少见。要预防该病发生,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大量饮酒或浓茶、熬夜等。“当出现心悸、胸闷、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专家介绍 谢润平,扬州中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及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罕见病委员,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成员,扬州市中医院诊断学及内科学教研室主任,2007年参加工作,曾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2020年援鄂重症医疗队队员,获中共湖北省委及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最美逆行者”荣誉称号、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嘉奖、扬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等荣誉称号。擅长急危重症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了呼吸机、人工肝、CRRT、PICCO、ECMO及重症超声等在临床中的应用,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