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刘女士时常感到胸痛、说话的声音也开始嘶哑,刘女士的女儿辗转带着她于是从老家来到我院介入科吉效东主任的诊室就诊。
“吉大夫,我妈2019年发现子宫内膜癌,并且做了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术后做了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病情一直都很稳定。半年前发现两肺转移瘤,也化疗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医生给我们看了片子,右肺病灶越来越大,我打听到咱们医院的介入治疗,听说能控制病情,我们想来请您看看。”刘女士的女儿说。
“你妈妈的病情我大致知道了,我们先做个检查看看吧。”吉主任为患者辨证后,开具了检查。
刘女士胸部CT结果提示,右肺上叶团块影约3.4cmX4.0cm。
详细问诊寻病因
患者女儿在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检查结果一出来,就来咨询了吉主任“主任,我妈妈这个情况您看可以做介入治疗吗?”
吉效东主任带着刘女士的女儿一点一点地看片子“你妈妈的病情合适做这项治疗,你已经查过不少资料了,我再来给你讲讲介入治疗的原理。介入治疗可以切断肿瘤血液供应,肺部肿瘤的生长依赖于丰富的血液供应,支气管动脉是肺癌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通过支气管动脉栓塞,可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导致肿瘤缺血、缺氧,进而使肿瘤细胞坏死,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介入治疗还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中,化疗药物可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这不仅可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减少药物在全身的分布,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治疗呢?”
吉主任开始讲起治疗方案“这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微导管进行肿瘤供血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可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控制病情进展。”
介入微创特色治疗
在治疗前,吉主任又来到病房,跟刘女士和她的女儿介绍治疗方案“跟传统治疗相比,我们的介入治疗方案是对患者更好的。第一呢,我们创伤小,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很小,外表美观,恢复起来也比较快,一般术后1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第二呢,这个介入微创治疗很精准,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下,介入治疗能够精准地将药物或器械送达病变部位,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第三呢,疗效好。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一般术后皮肤温度就能升高。”
手术步骤
1. 穿刺:患者取仰卧位,穿刺区域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或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引入导丝、导管鞘。
2. 血管造影:经血管鞘引入造影导管,导管头至胸主动脉T5-T6水平,根据术前CTA评估寻找支气管动脉或其他肿瘤供血动脉。
3. 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灌注术及化疗栓塞术(BAI/BACE):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微导管进行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
4. 术后处理: 撤出导管与鞘管,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
术中 注入栓塞剂
术后检查右肺上叶团块影变小 约2.9cm×2.4cm
治疗后 检查报告
术后护理
1. 穿刺点护理: 股动脉入路者穿刺侧下肢制动6-8小时,次日可拆除包扎压迫器及纱布,鼓励下床活动。
2. 观察与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及血肿。 注意患者有无发热、疼痛、咯血等不适。
3. 并发症处理: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等。
4. 复查与随访: 出院前复查血常规、CT或胸片。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介入诊疗科
扬州市中医院介入诊疗科,目前开展肿瘤介入治疗、神经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非血管综合介入治疗。其中恶性肿瘤包括中晚期肝癌、肝转移癌、肺癌及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介入栓塞、化疗灌注、靶向治疗。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子宫肌瘤及前列腺肥大的介入栓塞治疗。神经介入如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闭塞开通等。外周肢体血管和腹腔主动脉血管的血栓栓塞、夹层的诊断和局部溶栓、抽栓治疗。在非血管介入治疗中,各种类型的消化道梗阻的介入治疗,如食道,肠道支架植入。多种病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的PTCD引流、胆道支架植入治疗。以及CT引导下的多部位穿刺活检、胃造瘘和脓肿穿刺引流等治疗介入治疗为患者解决病痛,让广大群众享受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专家介绍
吉效东,扬州市中医院介入诊疗科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扬州分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卫健委外周血管病区域教培中心带教专家;高级访美学者。从事临床内科、医学影像、临床介入诊疗工作30余年,有丰富介入治疗临床经验。于1991年率先建立扬州及苏北地区第一个临床介入诊疗科。在省内较早开展黄疸(梗阻性黄疸)经皮胆管引流与支架置入;瘀血阻隔(食管、贲门与幽门、小肠、结肠梗阻)支架置入;血瘀(外周动脉闭塞与深静脉血栓栓塞)的介入治疗。擅长肝癌经导管栓塞治疗(TACE),胰腺癌、非小细胞性肺癌、贲门癌等实体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在疑难病治疗方面,得到广大患者首肯。已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5部;在美国IOWA大学医学院做临床研究期间,以英文发表SCI论文2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奖6项。被评为扬州市医德医风标兵。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四、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