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课上“眉飞色舞”,家长被叫去谈话,真相竟是......
发布日期:2025-04-22  来源:   审稿人:  浏览次数:182

1745282028234.png

眼药水越滴越糟!中医揪出真凶

“仇医生,我家阳阳(化名)今年7岁,最近总是眨眼睛、皱眉嘴里还时不时发出怪音......因为这些怪异动作,老师都找了我好几次了。我之前带着孩子到其他医院检查过,以为是疲劳用眼,阳阳连续滴眼药水一个多月,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所以,特地来中医院,寻求中医治疗。”孩子妈妈焦急地说着。

5472e614f4216c943b509dd029e7a708.jpg

针灸科仇山波医生经过认真系统检查之后,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症状之外,还有轻微耸肩、清嗓子行为。原来,孩子得了小儿抽动症

根源在肝!中医有妙招

36c9f880cc365837c06accf3a90f92fc.jpg

诊室里飘着淡淡的艾草香,7岁的阳阳紧张地缩在妈妈怀里,眼皮像失控的蝴蝶翅膀不停扑闪着。仇医生半蹲下来,轻轻地摸了摸孩子额头,安慰道:“我们阳阳脑袋里的小电线打结啦,叔叔用魔法银针帮你理一理。”只见仇医生拿出银针,如蜻蜓点水般落在百会穴,又沿着发际线在四神聪连下四针。“这是给大脑开扇‘天窗’,把闷着的热气散出去。”仇医生一边细心地扎着针,一边为孩子耐心地讲解着。合谷与太冲这对“开四关”穴位刚入针,孩子突然“咦”了一声——原本不自觉甩动的右胳膊,突然像是被棉线轻轻牵住。仇医生趁机捏了捏他紧绷的后颈:“风池穴藏着只小刺猬呢,我们轻轻哄它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阳阳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孩子的眨眼频率从每天数百次降至几十次,学习效率以及日常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原来,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本病与肝风密切相关。治疗常以疏肝、健脾为主。仇医生耐心地向孩子妈妈解释道:“我们针灸疗法就像给身体做一个‘按摩spa——它能帮助孩子调整身体里的能量和血液循环,让紧绷的肌肉放松,还能减少紧张焦虑,让不受控制的抽动慢慢减少。”仇医生一边温柔地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开始对孩子进行针灸。

小儿抽动症知多少?

仇山波医生表示,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特征是慢性的、突然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多部位运动肌快速抽搐,和(或)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如果出现头动、眨眼、口角抽动症、耸鼻、耸肩、清嗓子、躯体异常行为等症状,很大可能是小儿抽动症。

针对小儿抽动症,家长还应注意

1、生活习惯方面: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劳累。还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发热,防止本病症状的加重或复发。

2用眼习惯方面:禁止玩电子游戏,禁止看过于刺激性的电视剧,尽量不看手机、平板、电脑。

3饮食方面:改变偏食、挑食的习惯,注意均衡营养、平衡膳食,忌食辛辣、肥甘、甜腻的食物,少食或少饮添加色素的零食或饮料,多吃杂粮、水果、蔬菜等。

4学习方面:减轻患儿学习压力,避免指责甚或打骂等。

5心理方面:积极鼓励患儿,提高治疗信心,减轻患儿精神压力,给患儿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专家介绍

83a33ddc6ef1fb63851b908b3b081e12.jpg

仇山波,中共党员,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江苏省针灸学会青年委员,朱氏针法学术传承人之一。擅长传统针灸结合小针刀、浮针、埋线、放血等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肩周炎、面瘫、面肌痉挛、失眠、三叉神经痛、眩晕症、慢性胃肠炎、肥胖、尿失禁、遗尿、小儿抽动、多动症等疾病,对小儿近视、干眼症、飞蚊症、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萎缩等眼科疾病有系统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篇,参与著作一本,主持市级课题一项。

门诊时间:

周一、二、五全天,周三、四上午

周五夜门诊(17:30-20:30)

微信图片_20240401094004.jpg

◆上一篇:4月25日,全国知名男科、生殖医学专家金保方来院坐诊
◆下一篇:C位出圈的秘诀,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