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时节,失眠焦虑,别担心,来!
发布日期:2025-03-21  来源:   审稿人:  浏览次数:38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阳气升发、推陈出新的好时节。然而,随着气候转暖、肝气渐旺,不少市民却陷入春眠不觉晓的困扰——夜间辗转难眠、多梦易醒,白天头昏脑涨、精神萎靡。

春季人体阳气外浮,若肝阳上亢、气血失和,易扰动心神,导致失眠如春草般悄然滋长。若不及时调理,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伤及脏腑根本。

我院临床数据显示,每年春季失眠就诊量增加40%,其中焦虑型失眠、肝郁化火型失眠尤为高发。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详细问诊寻病因

58岁的吴先生,近半年来头部昏沉,伴有脑鸣、耳鸣,夜间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易醒睡眠质量极差,每晚须服用安眠药才能睡着,长期的睡眠问题导致他白天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焦虑症状。他曾尝试多种方法改善睡眠,但效果不佳,最终选择来到我院脑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刘永平医生的诊室,寻求中医特色治疗。

刘永平医生为吴先生进行了全面检查,又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出吴先生正处于焦虑状态的诊断,刘医生将吴先生收治入院并为他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吴先生的症状属于“风痰上扰,肝郁气滞”,治疗以疏肝理气、化痰安神为主。刘永平医生为其开具了中药汤剂“半夏厚朴汤”合“开心丹参散”加减。同时,配合科室特色协定方“解郁安神合剂”,进一步调理气血、改善睡眠。

刘永平医生还为吴先生安排了经颅磁刺激(TMS)治疗,通过调节大脑神经活动,改善睡眠质量。此外,结合中医针灸疗法以及手法推拿,选取安神穴位进行针刺和推拿,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睡眠。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吴先生头部昏沉感减轻,脑鸣、耳鸣症状缓解,夜间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有所提高。整体精神状态显著好转,焦虑情绪得到控制。


失眠不可忽视

月色如水,本应滋养万物的夜晚,却成了许多失眠者辗转反侧的煎熬时刻。长期失眠绝非简单的"睡不着",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中医典籍早有明示"目不瞑者,卫气不得入于阴",道出了阴阳失衡的病机本质。

我院传承千年中医智慧,通过体质辨识精准把脉,配合中药熏蒸、传统针灸、五运六气针法、推拿、艾灸、研制特色制剂等疗法,帮您重拾酣然入睡的幸福。

专家介绍

刘永平:扬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第四批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第三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李耀谦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齐鲁伤寒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中医院丁元庆教授,师从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赵鸣芳教授,师从江苏省中医院顾锡镇教授,现任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中医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与文献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脑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一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失眠、眩晕、头痛、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焦虑等疾病,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病症。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全天。

微信图片_20240401094004.jpg

◆上一篇:中医助眠,健康同行
◆下一篇:卷王:我的眼里不止有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