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超出百倍!三根支架缓解剧痛!
发布日期:2025-03-13  来源:   审稿人:  浏览次数:663

目黄、面黄、尿黄……如果身体出现这些“黄”,可得当心!

图片

难道不是因为

我是黄种人吗

近日,市区76岁的王爷爷来到我院就诊。王爷爷说,自己的身体一直不错,近半年来,他偶然发现自己的小便特别黄。除此之外,王爷爷总感觉胃胀、腹痛,身上没力气。

“身体哪里都不舒服,家人也说我眼睛黄,皮肤黄。”在家人的陪伴下,王爷爷前往医院来到脾胃病科杨振斌主任的诊室。

“通过相关检查,我们发现患者有胆总管占位性的病变,也就是肿瘤,胆汁无法通过胆总管排入肠腔,从而反复发作黄疸。”杨振斌介绍,由于患者就医较迟,其出现了梗阻性黄疸病痛。其血清总胆红素达到300多,是正常参考值最低限3.4μmol/L近百倍。“黄疸症状非常严重了。”

图片

为了尽快缓解王爷爷梗阻性黄疸病痛,杨振斌联合多个学科进行会诊,在与其及家属充分沟通下,通过ERCP方法,经过胆道镜直视下将胆总管肿瘤进行活检取病理。“同时,我们又置入三个支架,让胆汁通畅,缓解了梗阻。

手术结束,从麻醉中醒来,王爷爷感觉周身舒畅。杨振斌表示,患者的病痛一除,精神状况都好了不少,等病理出来,他还要再接受一步治疗。

图片

黄疸那些事儿

黄疸是什么?杨振斌介绍,这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与体征。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主要表现为巩膜、皮肤、尿液被染成黄色,简称为“目黄、面黄、尿黄”。巩膜中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力比较强,逐渐升高的胆红素最先与弹性硬蛋白结合,因而巩膜发黄出现最早。黄疸总体上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梗阻性三种类型。

王爷爷出现的梗阻性黄疸,这个类型的黄疸又称阻塞性黄疸,是临床较常见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机械性梗阻,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的过程受到阻碍,导致胆汁淤滞、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的黄疸。在病因方面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梗阻性黄疸,主要病因有结石、炎症、蛔虫等。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肿瘤引起,如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癌、转移性肝癌、其他癌症肝门部淋巴结转移等,压迫或侵犯胆管,导致胆管完全或部分阻塞,上游胆汁淤积,胆管扩张,引发黄疸。

杨振斌说,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严重黄疸者及时引流治疗,根据不同梗阻部位有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支架引流等多种方式。在西医引流的同时,可结合中医药治疗,改善症状,并有望增加退黄效果。待黄疸减轻后,再考虑针对病因治本,解除梗阻。外科评估符合条件者,也可以首选手术治疗。

直播预告

图片

肝胆脾胰胃肠道

更多知识更多精彩

尽在明晚七点直播间

敬请期待

专家介绍

图片

杨振斌:扬州市中医院名中医,脾胃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中医师,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理事。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采取中药内服、灌肠、外敷及膏方等多途径给药方法治疗相关疾病,尤其擅长对炎症性肠病、肠道易激综合症、食管胃返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消化道早癌、难治性溃疡、胃肠动力障碍、脂肪肝、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门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上午;星期二下午

微信图片_20240401094004.jpg

◆上一篇:跟着国家走!15天瘦12斤!太酷了word中医!
◆下一篇:“三八”妇女节——女性体检特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