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处暑至,秋渐浓,养生知识记心头
发布日期:2022-08-23  来源:   审稿人:  浏览次数:7740

人间朝暮,天高云影淡。处暑惊秋,日远树阴长。

640 (5).jpg


8月23日迎来了今年的“处暑”节气。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暑气至此渐止”。处暑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此时昼热夜凉,为阳气的收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处暑之后的养生保健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润养肺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中医认为酸味可以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初秋时节,肺气过盛,而肝气受制,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因此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

另外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故秋天来了应当少吃动物肺脏。处暑之后的饮食原则应以清热化湿、健脾润肺为主,可以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食物。秋天可以适当吃些鸭子,特别是老鸭,老鸭味甘性凉,属胃肺经,对驱燥热很有帮助。如果是在湿气较重的南方,可以在老鸭汤里加上一些萝卜、薏米等,败火清热的同时又能祛湿解腻。

640 (6).jpg


早睡防“秋乏”

经过昼长夜短的炎热盛夏,很多人都明显感到睡眠不足,出伏以后很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常说的“秋乏”。处暑之后,最好比夏季多增加1小时的睡眠时间,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睡眠时间以晚上10点入睡,早晨6点起床为宜,合理的就寝时间既能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帮助肺气的舒展。

处暑后由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应适当添衣。但因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此时暑热未消,因此添衣时可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白天穿衣不宜太多,以凉而不寒为宜,否则会影响肌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晚上睡觉时应关好门窗,腹部盖上薄被,防止冷风使脾胃受凉。

640 (7).jpg


放松慢运动

从五行的对应来看,秋季对应的是悲忧的情志,人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首先应调整好心情,忌怒戒躁。处暑之后,天气慢慢转凉,可适当增大户外运动量来帮助调节情绪,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这些锻炼方式运动量不大,比较适合体质弱一些的中老年人。运动的强度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年老体弱者,更要把握好运动强度,否则会适得其反。运动时,应身着舒适宽松的衣物,切勿因穿得过于单薄而受寒。处暑之后早晚寒凉,冷空气容易导致血管的收缩,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在秋季不宜过早晨练,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者傍晚,如果是上午锻炼,也尽量晚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640 (8).jpg


通风少发霉

处暑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雨水增多,给霉菌创造了适宜的繁殖条件。三伏天时候,空调使用时间久,室内的通风次数较少,各类微生物聚集在室内,处暑以后,应经常开窗使空气流动,保持室内的干燥。

对于去年的秋装,不可简单清洗后就穿上身,放了大半年的衣物会出现螨虫等细菌,容易导致皮肤敏感、泛红、后背长痘等。应把衣物从衣柜中取出来多暴晒,或者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通风,也可以用蒸汽熨斗多熨烫几下,尽量减少衣物上微生物或者霉菌对人体带来的伤害。

640 (9).jpg

640.webp (3).jpg


◆上一篇:中医药就在你身边 | 秋已深、月影冷,谨防脑血管疾病!
◆下一篇:名医有约|8月28日上午,全国著名中医男科专家戚广崇教授来我院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