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 | 一旦脑卒中,康复锻炼要趁早
发布日期:2022-08-17  来源:   审稿人:  浏览次数:8785

640 (1).jpg


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且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危害。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遗留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让更多患者和家庭了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康复治疗的作用,今天特邀脑病科主任医师张新江博士谈谈脑卒中患者最关心的康复治疗问题。



张新江

640.jpg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原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曾担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市神经病学专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神经内科基本功,有神经重症和神经康复工作经历。已培养专业和学术型研究生26名,承担多项临床课题,获省科技厅二等奖2项,临床新技术二等奖2项,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在中华系列期刊和SCI收录期刊发表医学论著60多篇。擅长神经内科疑难病、急危重病和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研究涉及认知障碍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等领域。

 

康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的最有效办法,什么是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现代概念的康复医学最先起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大量伤员使康复医学得到长足发展。通俗而言,治疗对象为存在先天(如小儿脑瘫)或后天发生(如脑卒中)的功能障碍者,这种残损可以是躯体的,如瘫痪,也可以是精神、认知领域如痴呆,失语等,通过物理疗法、体育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患者尽快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恢复劳动和工作能力,为其重返社会和家庭打下基础。

康复治疗以中医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功能解剖学、生物磨擦学、神经生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对患者实施强度适合、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康复方案,在不伤害患者身体的前提下,尽快尽好地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康复技术有很多,如传统的针灸、推拿及Bobath、PNF、关节松动术、筋膜手法等等。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效果如何?

如果不做康复治疗,大于70%的患者会有残疾,中国每年有近400万新发卒中患者,有1300万人曾经有脑卒中。通过正规康复治疗后发达国家64.2%的低龄卒中患者(<65岁)和42.2%的高龄卒中患者(>65岁),均可以恢复独立行走能力;60.2%的低龄患者以及52.8%的高龄患者,能够回归社区享受普通生活!

卒中康复治疗什么时候开始做效果好?它有黄金期吗? 一般要坚持多长时间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恢复呢?

脑卒中的康复时期,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最好越早越好。

出血性脑卒中一般发病后大约一周左右、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即可开始康复治疗。

(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一般在病情平稳24小时后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早期瘫痪后在床上的体位摆放就很重要,我们称为“良肢位摆放”和“被动活动”,预防卧床并发症及后期的肩手综合征及肢体挛缩。发病后3个月内为最佳康复期,3-6个月也是康复的有效时机,超过6个月恢复会越来越慢。一年以后进入后遗症期,脑出血由于肌肉张力很容易升高,如果在前期没有认真进行正规康复,在发病一年以后仍可以通过康复手法改变患者的异常姿势和肌肉张力,使其功能改善。康复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言,少则数周,有时候需要数月。

康复就是通过各种康复技术让患者瘫痪的肢体力量恢复,那如果患者病情重,肌肉力量不能恢复,这康复治疗还有效果吗?

康复并不仅仅是让瘫痪的肢体力量恢复,康复医学注重整体、全面康复,重点关注的是患者的功能恢复,当瘫痪部分功能难以恢复时,可以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的健侧代偿患肢功能,利用各种支具帮助患者完成正常生活。但早期康复时,这种健侧的代偿常常不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治疗师需要尽量通过康复手法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如脑卒中康复的强制性运动疗法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什么是强制性运动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主要是用于上肢康复,因为部分脑卒中恢复期或者后遗症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障碍,而习惯于使用健侧上肢完成日常活动。这时可以把健侧上肢用手套或者石膏托适当固定,强制病人用患侧上肢完成日常活动,每天6个小时,每周5天,连续2周,有利于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

人们总是认为康复就是帮助患者去做一些运动、理疗来恢复运动功能、吞咽功能等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那么在康复领域现在都有什么新的科技手段   

新的康复技术较多,如中枢整合康复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康复理念,是针对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的一整套康复治疗体系,它倡导24小时整体化、精细化康复管理制度及脑卒中超早期康复干预,使医、护、患之间真正实现无缝化衔接。这些康复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引进,明显缩短的康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参与精细化治疗。另外,康复减重机器人对步态恢复有明显的作用,也有利于异常姿势的矫正。也有一些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的专门训练,能缓解康复治疗师不足的压力,但最好的治疗是1对多的康复治疗,即1名患者可先后接受多名康复治疗师和护士的治疗,可做到全方位的随时评估、帮助患者确立正确的康复理念,也是未来发展方向。

康复训练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作为家属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康复治疗期间家人的陪伴很重要,因为多数情况下陪伴工作都是亲人代劳的,因此希望家人注意患者安全,避免跌伤和误服药物,不管是住院期间或者家庭康复,避免意外伤害。卒中后患者不仅仅出现肢体肌力的变化,也会出现认知和性格、精神行为障碍,特别注意摔伤、烫伤等,进行康复时,需要人陪护。家庭管理时可以做一些方便患者记忆的药盒,子女排放在指定的位置,避免拿错;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抗抑郁药物可帮助患者。注意针对有认知障碍的老人,需要防止网络伤害;瘫痪早期卧床时需要按照康复师的要求摆放体位,管理好患者带的胃管,尿管等,注意吞咽困难的患者避免进食和进饮,2小时左右翻身扣背一次,避免肺炎的发生,尽量不在瘫痪侧输液。注意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避免血栓形成。家庭康复时定期和专业的医护人员沟通,进行专业的康复评定,明确一个时期康复的目的和目标,避免损伤的发生。

患者卒中后可以行走,但喝水就呛,气都喘不过来,偶尔还胡言乱语,这是怎么回事?是精神出问题了吗?有什么办法治疗?还能康复吗?

卒中患者进食时呛咳,特别是饮水时很容易出现,我们称为“球麻痹”,也就是延髓麻痹。因为延髓是生命中枢所在的位置,被称为“生命球”,受损后称为球麻痹。康复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方法。如果没有条件住院也可以在家里用棉花团做一个刺激装置,沾冰水或醋等刺激咽部,帮助咽部反射恢复。在某些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患者,咽部刺激治疗仍然有效。

患者卒中后,家里人就想着让他快点好起来,就让他多走路,可周围人都说这样做不对,多走路有害处吗?

不恰当的康复措施,特别是患者自己做的单一的康复措施,如伸腿,过早、过多的行走,过度的使用瘫痪的肢体常常导致瘫痪肢体的过度误用,导致肌肉张力明显的增高,站立时异常姿势明显,或者上肢肌肉张力过高导致手的功能明显受限,或者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行走时下肢阵挛(肢体站立时明显抖动),关节畸形,诱发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这时再用康复的手法就诊这样异常姿势和肌肉张力的变化,更为困难,这就是典型的“帮倒忙”。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患者,已经能行走了,结果每天规定自己要行走数公里,几年后又不能行走了,或者需要轮椅帮助。因为我们膝关节的寿命大概就是70年左右,卒中后由于异常姿势形成,关节力线等的改变,关节更容易受伤,合理的运动很重要。

一个人瘫痪后要重新起来行走需要很多步骤吗?

一个人瘫痪后要重新起来行走需要很多步骤,要经过卧床床上被动运动、主动参与、肌力训练,各种床上动作、坐位、床-椅转移、站立(直立床)、行走、矫正异常姿势、平衡训练、作业训练等等,循序渐进,肌肉力量由弱到强,由粗大到精细,每一个时期做的任务都不同。

康复治疗期间一定要经常进行专业的评估吗?

康复治疗期间一定要做很专业的康复评定,就如同我们在医院看到的临床医生要对病人查体,做各种检查,然后做出临床疾病诊断,开药或者动手术一样,康复评定则是确定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是专业的临床诊疗过程。传统的康复理念分为入院时的初期康复评定,住院期间定期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目前推崇的神经整合康复技术,需要时时评估,专业人员24小时监控,随时调整康复方案,因此康复治疗一定是个体化的。

640 (2).jpg


温馨提示

张新江主任提醒,脑卒中一旦发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如果家人发生脑卒中,除了及时就医治疗外,一定要重视患者康复治疗问题。不要擅自在家进行康复训练,倘若训练不当,将会给脑卒中患者带来二次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的脑卒中康复治疗。

640.webp (3).jpg


 


◆上一篇:中风后康复容易进入的误区,你知道吗?
◆下一篇:该怎么保护你,我的小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