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迎冬小雪至,节气话养生
发布日期:2021-11-24  来源:   审稿人:  浏览次数:8212

2345截图20211123163612.png

中医养生讲究“顺时养生”,在小雪节气里,人与天地相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气血由外向里收敛,精、气、神趋向伏藏,机体新陈代谢变慢。这时,我们该如何御寒保暖、防病养生呢?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寒冷的冬天,一般人可多吃栗子、糯米、韭菜、牛肉、牛肉等御寒力强的甘温食物。冬吃羊肉,是非常合适的。中医说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药。立冬之后应多食用诸如柑橘、柚子、柠檬、小白菜、花菜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及蔬菜。也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土豆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我国古代医家早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杂食思想。所谓“杂食”,就是粗粮、细粮混杂吃,荤菜、素菜搭配吃。只有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兼吃的“杂食”才是延年益寿的真正良方。

运动调养

小雪时节,天气逐渐变冷,人留在室内时间变长,户外活动变少,身体血液循环减慢,人体抗病免疫力降低,容易患疾病,要积极运动,强健体质,预防疾病。

运动应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的方式可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广播体操、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注意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容易受凉。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有云:“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令宜适当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的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冬季早睡晚起还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充足的睡眠还有利于人体的体力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增强,有益于预防疾病。

注意防寒保暖。立冬以后日照短,天气凉,要多穿衣服,而且不可忽视下肢的保暖,并注意定期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得到及时的更换。

精神调养

在这个时节,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非常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从而导致心情抑郁症状的发生。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也能使人心情舒畅。

管好慢性病 护住心脑肺

防感冒

“小雪”节气后天气逐渐变冷,此时也开始进入感冒的高发季节。“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医认为人体的抵抗力为“正气”,一切致病菌为“邪气”。当人正气充足时抵抗力就强,任何邪气就不会使人患病,这就体现了养生防病的重要性,预防感冒也不例外。

多饮水 多饮水可促进新陈代谢,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还可以防止干燥症状的出现,最主要的还是可防止内热的产生。

多锻炼 “小雪”时节气温总体还不是太低,所以坚持耐寒锻炼非常必要。方法有早晨上班多走路,下班也要去散步。每天行走5~10公里是非常好的锻炼方法,适合所有人。

合理饮食 冬天是进补的季节,而过量吃油腻食物,往往又会产生内热,出现痤疮、烦躁和便秘等症状,这就具备患流感的内部环境。而辛辣食物又可加重内热,稍不注意外感风寒即可患上流感。所以饮食要合理,蔬菜水果要多吃,如大白菜、萝卜、香蕉、梨和苹果等。

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 排出,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因此要注意防护。首先要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 要十分注意保暖。

患者心态要平稳,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还要适当的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上一篇:节气养生 | 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下一篇:换季就生病?小心是肺不好!“最”护肺的8种方法,秋天必备!